|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俄羅斯: 俄烏戰爭陰霾下 莫斯科中東鋼絲走不穩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敘利亞和伊朗局勢劇變之際,俄羅斯烏克蘭戰爭而分身乏術,無力拯救深陷危機的盟友。與10年前相比,莫斯科在中東的影響力已大幅減退,過去幾十年努力構建的反西方陣線也日趨脆弱。隨著大國博弈日益激烈,俄羅斯在中東的布局勢必更具挑戰。


短短半年間,中東局勢出現兩次劇變:先是去年12月初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垮台,後是今年6月伊朗以色列美國空襲。陷入困境的阿薩德和伊朗當局都曾向俄羅斯求助,卻未獲得老朋友的有力支援。

莫斯科雖秘密為阿薩德安排好藏身之所,但不再像2015年介入敘利亞內戰時那樣鼎力相助,而是任由反對派武裝分子奪取大馬士革,終結阿薩德家族半個多世紀的統治。


美軍6月22日轟炸伊朗核設施,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當天下午便飛往莫斯科,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求援。然而,普京僅口頭譴責以美空襲,表明願從中調解,卻無進一步舉措,阿拉格齊只能空手而歸。

幾十年來,莫斯科在中東費心經營與各方勢力的關系,敘利亞和伊朗都在它的關鍵戰略布局中。如今,克裡姆林宮的兩次沉默,傳達出無比清晰的信號:俄羅斯無心也無力再次卷入中東亂局。

烏克蘭戰爭是導致俄羅斯在中東盟友面臨危機時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鄭愛施告訴《聯合早報》:“莫斯科在烏克蘭的軍力已經捉襟見肘,(西方)制裁也持續打擊俄羅斯,因此莫斯科沒能力擴大對伊朗或敘利亞的有力支持。”

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近期的數據分析,俄軍自2024年1月以來新占領的烏克蘭領土有限,與烏克蘭相比遭受了相當規模的武器裝備損失,人員傷亡率極高,到今年夏天可能達到100萬人。

據媒體報道,俄烏戰爭期間,伊朗私下為盟友俄羅斯出了不少力。伊朗的“見證者”無人機,曾多次出現在烏克蘭戰場。

CSIS的文章稱,德黑蘭向俄羅斯提供包括無人機、炮彈和數百枚“征服者-110”短程彈道導彈在內的大量援助,並協助俄羅斯建造無人機工廠。作為交換,俄羅斯伊朗提供雅克-130駕駛教練機、米-28攻擊直升機,同時支持伊朗太空和導彈計劃。


普京1月還與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定》,加強俄伊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華盛頓智庫中東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若扎(Iulia Joja)受訪時指出,通過多方面的緊密合作,俄軍得以延長俄烏戰爭,德黑蘭則從莫斯科的次要伙伴升級為重要伙伴。

俄羅斯伊朗多年來也把阿薩德政權下的敘利亞當成自己的附庸國。俄羅斯地中海唯一的海軍基地就設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敘內戰期間,俄羅斯還在赫梅米姆建立空軍基地,作為在敘空中行動的指揮中心。這兩個軍事前哨,對於莫斯科在中東和面向非洲的力量投射至關重要。


伊朗則長年與阿薩德代表的回教阿拉維派結盟,同時扶植加沙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也門胡塞武裝組織等勢力,構築反美反以色列的“抵抗軸心”。



(插圖/何漢聰)

俄軍與美以沖突無勝算 故未提供伊朗軍事援助

然而這些盟友,甚至伊朗自己,近兩年都遭到以色列重創。哈馬斯多名軍事和政治高層被以軍暗殺,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死於以軍之手,伊朗則有20多名軍官和多名核專家在6月以伊沖突中喪生,關鍵核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壞。

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的兼任研究員弗蘭茨曼(Seth Frantzman)稱,12天以伊沖突期間,伊朗以色列發射數百枚彈道導彈,造成將近3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但二者空中實力懸殊,伊朗無法抵御以軍F-35和F-15等戰機的攻擊。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09 秒